2018高考英语北京卷_北京卷2018年高考试题评析

更新时间:2021-04-10 来源:高考 点击:

【www.scabjd.com--高考】

高考网免费发布北京卷2018年高考试题评析,更多北京卷2018年高考试题评析相关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导语】2018高考落下帷幕了,你考得怎么样?觉得试卷难不难?高考频道整理北京卷2018年高考试题评析,具体如下:


32.jpg


【数学】

数学命题组在深入总结多年命题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大胆创新,2018年北京数学卷的试题继承了“大气、平和,贯通融合”,在试题的呈现方式,题材的选取,能力立意,数学学科素养考查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试题遵循“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命题思路,渗透数学文化,突出数学本质,注重数学素养和创新应用能力考查。

  一、坚持立德树人宗旨,把数学中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考出来

  数学教育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把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放在重要的位置。根据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特点,选取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题材,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魅力,体现“以文育人”。

  理科第4(文科第5)题关注了我国明代朱载堉对十二平均律的重要贡献。明代朱载堉第一个用数学方法求出半音的比例,应用自制算盘,求出十二平均律的关键参数,计算结果精确程度达二十五位有效数字。这个关键数据沿丝绸之路传到西方,钢琴就是依据这个音律体系制作的。十二平均律是世界科学的一大发明,朱载堉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本题目不仅仅使学生感悟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价值,而且能体会数学在人类文明中的贡献,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坚持立足主干知识,把数学学科的学科本质考出来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能力的发展,基本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共同构成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命题时突出了主干知识,把数学的本质考出来。

  2018年数学试卷以《考试说明》为依据,着力于函数与导数、三角、数列、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这些主干知识,通过设计解答题来重点考查。

  三、坚持突出思想方法,把数学思维品质考出来

  数学思维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习惯方式的个性化表现,包括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深刻性、批判性等。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与突显,可以更好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

  2018年数学试卷中考查了数学中的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反证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文科19题,理科18题的第二问,需要借助于分类讨论的思想,分成两大类,或更多的小类,再根据极小值点的概念作出解答。理科5(文科6)题、文科7题,都体现了用数学直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考查要求。

  知识可能会慢慢淡忘,但数学的思想方法却随时发挥作用,使人终生受益。

  四、坚持凸显能力立意,把数学核心素养考出来

  数学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因此,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算和数据分析。《考试说明》中提出要突出数学试题的能力立意,坚持素质教育导向。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理科16题是一道立体几何的问题,在第二问中需要学生自主思考找到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文科20题,在第三问中,通过让学生论证三点共线,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现代生活中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文科17题和理科17题的概率统计题贴近生活。题目给出了近几年在国内市场上放映的两千多部*的真实数据,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预测和提高*质量。文理科试题在同一个真实背景下,各有侧重。

  五、坚持数学创新精神,把北京学生的特点考出来

  北京学生视野宽,知识面广,在综合地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2018年试题强调开放性和创新性,选择非常规的情境和思维深刻的问题,让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文科11题和理科13题,属于开放型试题,答案不,分别以简单的不等式和函数的单调性概念为载体,创设合适的数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创造性的构造反例。

  文理科第8题,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构成的点集为载体,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本题的解题思路多样,可以从代数角度出发,先考虑点在集合内,再用补集的思想,就能快速的解决问题;也可以按照线性规划的知识去画题设中的集合表示的区域,因为含有参数,所以表示的是一个动态的区域,合理的分类讨论是关键。

  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给各级别考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理科20题的第2问,第3问,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需要考生根据题目条件,创造性的构造集合和分组,给出构造性的证明。

  六、坚持教学积极导向,把高考的育人功能体现出来

  北京数学卷摒弃偏题、难题、怪题,注重主干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引导数学教学回归课堂,重视教材。

  北京卷数学试题设计充分体现基础性、层次性、实践性。基础性强调的是对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层次性强调的是试题设计照顾到全体考生,有些试题分层设问,低门槛,多层次,形成梯度,使各层次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水平;实践性即数学试题关注社会,注重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北京卷通过设计解答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升华对问题的认识。引导数学教学要带领学生从做题到做事,从学习知识到发展能力,起到了高考对中学教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此外,2018年试卷在突出通用性,对未来实行高考“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要求方面进行了适当探索。一是选取一些基础知识作为文理科相同试题的内容;二是采用了相同的或类似的问题情境,不同的设问方式设计问题,以区别文理学生认知的差异。为实现顺利平稳过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8年北京卷数学试题大气、大道,题干简洁明了,解答严谨规范。试题取材源于生活,考查的终极目标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立意,素养导航,打造数学高考考试新形态。

【语文】

一、坚持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把回答高考语文试题,作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上的最后一堂课,一直是高考语文北京卷的重要认知。因此在试题素材选择和题目设计上,不仅注重高考的区分功能,同样也注重其教育价值。

  1、写作:成长与发展是关键词。

  2018年,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已经长成为青年,走进高考考场。

  大作文第①题“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意在引导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思考祖国发展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在成长的过程中,考生经历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抢险救灾的场景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印记。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10年过去了,汶川重新站了起来,他们会感受到在废墟上崛起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有众志成城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考生还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在体验奥运会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初步感受民族自豪感。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青年学子们日益成长,国家各方面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为中小学生讲课;蛟龙号、“复兴号”高铁、大飞机、航母出海试航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显著;城市更加宜居、乡村更加美丽、文化更加繁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其是那些为取得这些辉煌成就而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的建设者们的精神世界,已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发育的精神营养。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引发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认识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发展的关系,将个人的成长自觉融入祖国发展的伟业之中,这是很有意义的。题目引导考生思考家事国事天下事,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写作背景广阔,写作内容贴近考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议论可发。

  大作文第②题“绿水青山图”,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用记叙文描绘自己向往的生态文明图景。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题目可写内容很多,如消除空气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止土壤污染,整治环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等。考生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写散文;可以适当虚构,也可以在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想象。写作要求符合18岁青年喜欢想象的思维特点,写作内容符合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实际,写作题目画卷感强,富有审美性和文学意味,利于有特长的考生发挥。

  2、阅读:经典、科技与文化是着眼点。

  经典的文学和文化著作,其丰富内涵对人格塑造、精神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考语文北京卷将经典名著纳入考查范围,引导学生通过文学文化经典著作阅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在去年考查《红楼梦》《呐喊》《红岩》《平凡的世界》等的基础上,2018年又增加对《论语》的考查。《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很多思想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仍有着积极意义,如第13题选择了《论语?先进》中孔子与*的一段对话,生动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孔子对*提出的“闻斯行诸”问题的不同解答,对学生的立身行事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人工智能”是目前科技发展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内容,第一大题多文本阅读选择了一组以“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与思考”为主题的材料,引导学生在关注科技前沿发展、感受科学精神的同时,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从而启发学生认识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第五大题《水缸里的文学》是文学作品阅读内容,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由童话故事引发的好奇心、想象力对自己文学萌芽的意义,以及对之后文学创作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引发学生对个人成长的思考。

  二、加强基础考查,注重综合运用,为考生搭建展示才华平台。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形成素养关键,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在重视基础,创设情境,关注应用,鼓励学生创新表达等方面,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1、 加强基础考查。

  在试卷结构布局上,力求通过不同类型的素材、不同测试重点的板块组合,形成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全面覆盖。在试卷题目设计上,选择语文学习中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避免偏题怪题,以期通过不同类型题目间的有机结合全面考查考生语文素养,引导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

  例如,第一大题多文本阅读采用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组织材料,试题侧重考查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考查更为全面综合。

  2、 创设情境,注重运用。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试卷力求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强调在语言实践中积累、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语文的应用性、综合性,避免对知识的僵化记忆。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注重联系考生生活。力求通过考试,引导语文教学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例如,积累背诵古诗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第17中第④题,创设“校庆致辞”情境,要求学生在校庆欢迎词中填入恰当的古诗文。题目力求从贴近学生生活出发,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使“默写”不再是诗句的僵化记忆,答案的开放更是对学生能基于多年的诗歌学习积累进行合理联想、创造性应用的鼓励。

  3、为考生搭建展示平台。

  继续设置选择性强、开放性强的题目,为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提供更多的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和有所创造,体现出为每一位考生展示12年语文学习水平搭建平台的高考价值“新思维”,启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

  例如,“微写作”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考查经典名著阅读。2018年三道题目,覆盖了七部名著,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试题重点考查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表达的能力、陈述故事情节的能力和评议人物的能力,将语文学习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结合在一起。

【文综政治】

今年北京卷政治试题中的情境,既有来自身边生活的机票价格、“懒人经济”、“京津冀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建议、社区参与“路见”、“开往春天的列车”,也有反映时代发展的京张高铁的建造、“蓝天保卫战”、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的美好生活、国家经济政治的重大发展等。试题内容涵盖了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面,引导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试题贴近生活,宽广融通,考查考生12年的生活积累,促进学生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由做题到做人做事转变。

  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的专家认为,政治试题贴近社会生活,强调社会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导向,引导考生拓宽观察视野,思考社会现实,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此外,政治试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选择内涵丰富的素材,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教育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出来。比如,25题通过京张高铁施工过程中攻坚克难的典型事例,让学生真实感受这一超级工程背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26题以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的创作为情境,弘扬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文化自信。38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主题,围绕人们的美好生活、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政府的积极作为展开思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第33题通过居*用手机小程序为街道设计和管理献计献策的真实事例,引导学生自觉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41题第(3)问由紫砂壶的器物之美探究其文化价值,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

【文综地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国际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中国、加强铁路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做出重大部署,今年地理卷命题基于这一背景,精选命题素材。

  第1至3题聚焦川藏铁路,第40(1)题和41(1)题等素材,与交通强国、区域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第9题围绕乡村建设,体现地理学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用,学生关心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变化。第7题涉及二十四节气、第40(1)题以京杭大运河文化带为背景,第41(1)以广西“坭兴陶文化”为背景,突出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地理智慧,树立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对爱国情怀的深切认同。

  试卷融入时事热点话题,符合贴近时代、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要求。试题涉及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全域旅游、我国与多米尼加建交、废钢利用、乡村发展等热点事件和话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地理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地理学科的特色之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总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题目以不同空间尺度区域为承载体,考查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加强对区域认知能力的测评。比如,大尺度区域重点考查学生对区域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5至7题选定全球范围的半球和大洲尺度,涉及北京的位置和有关北京的设问,突出北京符号。第40(1)以介绍京杭运河概要为切入点,引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认知。中等尺度区域旨在考查学生对专题地理要素内容与规律的理解和判断。第5题以国外某流域钢铁企业布局为命题立意。小尺度区域的设定,是兼顾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第9题通过小尺度的村域范围内地物的方位解读,兼顾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鼓励学生在真实地理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今年的试题坚持近年来地理图表制作多样化的基本脉络,设计图表共10幅,比往届试卷有所增加,有效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功能,注重学生分析地理图表能力的考核。

【理综物理】

2018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继承了自主命题以来积累的成果,延续了近几年命题的成功经验。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坚持从教材中选择素材,引导教学重视教材、回归教材;重视对典型问题、简单情境的物理本质考查;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等。

  在稳定命题思路的同时,今年试卷也做出了大胆创新,如命题立意的创新、题目素材与情境的创新等。试卷充分体现和落实了核心素养的考查,且难度梯度设置精确,能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很好的区分,为新方案下的高考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试题特点分析:注重基础、回归教材

  2018年物理试卷依然非常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如13题、14题、15题、16题,22题都是高中物理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通览物理试卷,绝大部分题目都能从教材中找到原型或相关内容。如17题月地检验、19题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因素、21题第(5)问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等都是直接取材于教材。这也是北京高考一贯风格,引导高中物理教学重视教材、回归教材。具体而言,

  1. 注重能力、学科融通

  2018年物理试卷继续坚持近几年来“走大道、求大气”的命题风格,追求宽广融通的命题思路。如18题,巧妙地将电场、磁场融合在一起通过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分析,要求考生打破章节界限,建立各模块间的知识关联与内在联系,并能够站在学科高度,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灵活处理。

  2. 情境新颖、 贴近时代

  2018年物理试卷依然非常重视考查考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试卷问题情境设置丰富新颖,如22题,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为背景考查力学相关知识;再如24题,以“中国天眼”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充分体现了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以及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的决心。

  3. 注重实验、加强探究

  2018年物理试卷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实验分析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1题,实现了对做实验过程中是否深入思考过实验的考生进行了有效的区分。同时,也引导高中物理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尤其是对实验深度思考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与落实。

  4. 立足核心素养,积极探索创新

  2018物理试卷充分体现和落实了核心素养的考查。如18题,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的考查;23题(3)能量观念的考查;如17题、21题(5)对科学思维的考查;20题、21题、24题对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考查。可以说今年物理试卷充分全面地落实了核心素养的考查。与此同时,今年的物理试卷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探索了不同水平层级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试卷基本覆盖了各核心素养不同水平层级的考查,为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积累了丰富经验。

【理综化学】

一、试卷整体结构稳定

  从总体情况看,北京理综试卷化学试题的整体结构没有变化,依然是延续7道选择题加4道大题的格局,选择每题6分共42分,大题每题14至17分共58分。选择题的考查仍然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化学变化、宏微观的辨析、化学用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机结构性质、电解质溶液综合以及金属腐蚀及其防护。非选择题部分则聚焦思维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特点分析

  从整体来看,试题素材背景紧跟时代发展,中国最新科技成果,化学学科在能源材料、医药、环保领域中的应用为背景材料。试题信息呈现图文结合,对学科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问题设问层次清晰,强调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选择题第7题,展现是我国科技成果;选择第10题有机防护材料广泛应用;主观题25题是与医药为背景的考查;27题是环保领域的背景材料等,均延续了北京高考化学的命题风格。

  1、 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中微观探析能力的考查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特点的核心素养。2018的化学试题在信息呈现、问题设计均突出微观角度,例如:客观选择题的第7题,从断键、成键与能量变化的考查等,以及选择第8题从微观辨析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等等。

  2、 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探究是最能体现化学的自然科学的核心素养。例如主观试题第28题:是高铁酸钾(K2FeO4)的制备实验以及具有该物质性质的探究。考查了简单设计实验,依据现象推理结论;最后一问是开放性设问,很好的展现了试题的灵活,以及对考生多角度分析能力的考查。

  3. 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中证据推理能力的考查

  纵观2018年北京卷化学试题,无论是7道客观选择题还是4道大题,论据推理能力的考查几乎无处不在,只是层次上有所差异。从简单的现象结论,到影响因素*度对比分析,再到图表、数据等信息,体现了多层次的论据推理能力的考查。

【理综生物】

一、试卷总体评价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延续了近年北京卷的命题风格,既注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又凸显能力,对《考试说明》中的四大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信息提取能力)有全面的考查,同时贴近了新高考改革的趋势,形成了对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二、试题特点分析

  1、重视基础,考察全面。

  纵观试卷整体,考察的都是高中生物核心主干知识,比如说物质跨膜运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与呼吸、 生态系统、遗传的基本规律、育种、免疫、基因工程等,没有偏难怪的内容,大气灵活,检验学生是否认真对待高中学习和考前复习,保证基础很好的同学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2、突出能力,区分度明显。

  能力考察方面,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依旧是考察重点,用来拉开分数梯度,特别是提高高分段学生的区分度。比如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29、30、31三道大题的最后一个空都是根据题中信息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既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考察学生描述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读取信息能力的考察,选择题的第5题、29、30、31三道大题,一共出现了3个图形,1个表格,既考察学生读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又考察学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选择题的第4题是教材的重点实验,考察的是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29、31题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总之,北京试题在兼顾选拔功能的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知识和能力的舞台。

  北京生物以基础知识作为骨架,能力考察作为试题灵魂,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能仅要夯实基础,还要锻炼自己的获取信息能力、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语言的组织能力,进而全面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总体来说,这是一份兼顾基础与能力,突出对学生知识本质理解考查的试卷,难度、区分度合理,对后续学生的复习有指导意义。

本文来源:http://www.scabjd.com/xueli/110280/

推荐内容

为您推荐

202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集合6篇

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集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2-12 10:54:16   202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   202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术语  

高考巡视员讲话集合3篇

讲话,汉语词语,是指说话;发言;谈话,或者指演说和普及性的著作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巡视员讲话集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11 17:16:47   高考巡视员讲话稿  

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分管副校长发言稿精选三篇

发言稿指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分管副校长发言稿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11 17:16:42   高考誓师大会校长精彩发言  

高考满分作文及段落批注旁批汇编3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及段落批注旁批汇编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11 17:16:31  

2021得与失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5篇)

中国红军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1得与失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11 17:16:21   高考作文2021满分作文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