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必背篇目】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辅导:怎样写出作文语音的意境之美

更新时间:2019-05-25 来源:高考 点击:

【www.scabjd.com--高考】

高考网权威发布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辅导:怎样写出作文语音的意境之美,更多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辅导相关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导语】杜甫诗如史,王维诗是画。让笔下语言富有诗情画意,是很多散文家追求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境界。我把这种语言形象化,称之为“稀释了的诗,融化了的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怎样写出作文语音的意境之美》供您查阅。




  一、意境的内涵


  所谓意境,包括“意”和“境”两部分,二者水乳交融,形神一体。


  意——从宏观上说,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要抒发的情感、要揭示的哲理、要弘扬的品质、精神、性格,要表达的志趣、追求。从微观上说,还包括诗人的心态、情绪、气质、风度、感受、审美、胸怀等等。


  境——包括客观世界的环境或画面,还包括环境的格调和氛围。


  打个形象的比喻,“境”是蘸了水的海绵,“意”是融进了海绵的水。“意”隐藏于“境”中,让人临“境”而感“意”,又无法具体说明意具体藏于何处。


  二、意境由意象构成


  意象的内涵包括三个部分:一.它是一个事物;二.这个事物承载一个特定的意义,或者在彼此组合中生成了某种意义,它是表达某个意义的符号。三.它是一种特定的形象。如梅花,首先她是一种花,同时它又是一种迎风傲雪的形象、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同样兰花代表着高雅、莲花代表着圣洁、菊花代表着隐逸和怀念、竹子代表着谦虚等等。有的事物虽然不是这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但当这些普通的事物和这些特殊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便有了新意义,这时候,它们也就变成了意象。


  意境的内涵包括一下几个部分:一.首先是一个环境或画面;二.环境或画面唯美;三.构成画面的事物各自代表一种特定的意义;四.各具意义的事物具有统一的特点或风格,彼此能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整体营造一种氛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情绪、心境,能集中表现某种特定的思想感情。


  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一共有四个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事物均是博大之物,构图空间辽阔,树立了诗*气、豪迈的个人形象。同时“大漠”是博大、荒凉的代名词;“孤烟”是孤寂、压抑的代名词;“长河”是宏大、古老与苍凉的综合体;落日是美丽、博大与悲凉的综合体。四个意象除了表达大气、豪迈之外,均凸显孤寂、苍凉之意,表现作者内心的悲苦、压抑、孤寂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两句诗都以最后一个字作为核心谓语,以“直”,凸显正直、坚挺、不折不挠;以“圆”重压落日的悲苦,凸显身处困苦之境仍心怀乐观的积极心态,这样就把悲苦的心境和积极的情绪做了主次顺序排列——以悲凉为底色,以乐观为主体。整个画面壮丽而苍凉,营造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三、如何营造意境


  (一)以情绪、心境为统领,确定画面基调


  记叙文写作,从内容上划分:有单一叙事的,有单一写景的,还有在叙事中穿插写景的。单一写景的文章,作者笔下的景物必然要折射作者的心境和情绪;叙事的同时穿插环境或景物描写的,景物也必然要折射主要人物的心境和情绪——否则就没有“天下景语皆情语”的全面论断。无论是哪种景物描写,都给我们营造意境,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画面基调是情绪基调的物质再现。人的内心是积极、乐观、喜悦的,他眼中的世界便是美丽的,所以画面应该呈现通透、亮丽的风格;人的内心是消极、压抑、悲伤的,他眼中的世界便是灰色的,因而画面应该呈现阴沉晦暗的基调;人的心情是舒畅闲适的,他眼中的世界便是舒展的,所以画面应该是优美、温馨而宁静的风格;人的心境是焦躁、急切的,他眼中的世界要么过于沉重,要么迅猛,因而选择的画面要么突出沉重缓慢的基调,要么凸显风急雨骤的紧张基调。这里不能一一罗列各种心境应该对应何种的基调,但只要坚持一个原则——怀着不同的情绪看世界,世界在我们的眼中产生的主观感受绝对是不一样的,情绪心境决定画面基调——只要选择的基调与人物(作者或文中主要人物)的心境相对应,就说明我们的整体定位是正确的。


  例如:作者写一篇抒情散文,内心状态是休闲、惬意的,因而确立了一种恬淡、宁静、舒缓的基调来刻画画面:


  天空是一种心境,浅浅地铺成无边的高远与辽阔。花用另一种的语言,在淡绿的叶面上,静静地描绘着春的色彩,以及梦里,香风怎样拂过窗口的琴弦。而阳光,以一种周末的姿态,徜徉....


  (二)以刻画的现实情境为备选范围,抓取符合基调的意象


  写景,总要对应具体的客观环境。构成客观环境有多个事物,如何在众多的事物中作出最恰当的选择,作为意象,构建画面,营造意境呢?


  1.根据不同情绪和心境关注事物的差异选择事物作为意象


  同样一个景物,怀着不同的心态,人物受情绪的支配,视觉敏感点是绝对不同的。一个心情愉悦的人,着眼的都是美好的事物,一个心情悲伤的人,即便鲜花争艳,他眼中能看到的,也是花上零星的斑点、花下满地的落红。选择意象要根据这种心态与关注点的对应性来选择。


  例如:


  2.根据特定文化背景下约定俗成的事物代表的既定意义选择事物作为意象


  在长期的文化继承发展过程中,很多事物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而称为固定的意象。如:松——代表傲岸魁伟、不折不挠;竹——虚怀若谷,命重节操;柳——生命力顽强,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意;雨——或奉献、或忧伤、或悲哀.....为了表达某种心境,可选择其中与特定的心境相吻合的意象,来营造意境。


  古诗中这种写法非常常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的“雨”就是悲伤的意象,“柳”既代表着一种离别的祝愿,有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友情。


  3.借助人物的视角变化以及由特定心境生成的独特感受塑造新的意象


  不同心境的人,面对同一个事物,感受事物的角度是迥然不同的。同一朵花,心境愉悦的人感受的是花色的艳丽、气味的芳香,内心悲伤的人感受的是花朵的沉重,花期的短暂。同时,不同心境的人,即便从同一个角度感受世界,受情绪的影响,产生的感受也截然不同。例如,面对同一片湛蓝的天空,从同一个视角——天色着眼,内心愉悦的人,感受到的是碧空如洗、高远辽阔的美感;而内心消沉的人,感受到的却是——仅有一种色彩的孤寂与单调,天宇别无一物的空洞和虚无。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情绪对感受角度的选择性,借助同一视角因情绪不同唤起的感受完全不同的差异性,将一个简单的事物转化为内涵丰富的意象。


  例如,云只是一个事物,不是一个固定的意象,当我们选择独特的视角,去够受它的形象和行为,并把由此产生的独特感受添加到云的身上,赋予它以特定的情绪和思想,它便转化为一种意象。例如:1.茫然的白云,在没有路标的天空流浪。2.白云,抛下所有黑色的心事,在没有斑马线的天空信步徜徉。变换两个视角,加入两种具体的感受,两种心境便跃然纸上,此刻,云——这个构成景物的不带有任何感*彩的一般物体,因融入了人的情绪与思想,从而转化一种心境的代名词,便因此生成为一种意象。


  4.遵循事物特点的一致性筛选意象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有的婉约细腻,有的豪迈奔放,有的浪漫唯美,有的超然物外....这种为人的风格决定了诗歌的风格,也决定了他写诗时意境的营造与意象的选择风格。*、苏轼、辛弃疾等人属于豪放派诗人、词人,在他们的诗词中,选择的意象均是博大阳刚的形象,意境均是空间宏阔,情绪激昂悲壮的情境。而柳永、温庭筠等婉约派、花间派诗人词人,选择的意象均是阴柔细腻小巧玲珑的形象,意境均是视角狭小,哀感顽艳、凄楚悲切的情境。但也不排除豪放派的诗人偶尔写点婉约的诗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更有婉约派词人写豪放派诗的特例。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无论从诗人的写作风格整体不变的角度,还是一首诗词意象风格应该协调一致的角度,我们为同一篇诗、文中选择意象时,都必须保持风格的绝对一致,否则就会出现“意”的混乱和无法理解。


  四、意境的语言外现


  将诗的意境诉诸笔端,生动唯美再现,需要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表达样式和一般的语言表达样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借助意象、意境,含蓄委婉表达是其主要特征。表述语言富有张力——每个词都要表达寻常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字的内涵。描述留白充分,给读者足够的艺术再造空间,让读者结合积极的经验和诗歌的具体语境,感受文外之意。很多同学,甚至很多博友,把一些散文化的语言,分行切断,排列起来,就认为这是诗,是一种错误认识,写出诗情画意,绝不这样简单。


  (一)充分运用移情手段。在行文过程中,除了有些名词本身就是一种意象,自然带着一种情绪和思想以外,那些特定的形容词、动词都带着作者或文中主要人物的情绪,这些词不再是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物主观感受和情感的再现,这一点和散文的语言表达截然不同。 例如,洁白的云朵在湛蓝的天空中缓缓地飘动。这是散文化的语言,如果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则是——惬意的云,铺开漫天湛蓝的心绪,一层层写意通透的休闲。“洁白”移到后面,变成“洁白”给人带来的通透感,同时表现这种休闲感非常显著。取而代之的是惬意,这恰巧是云在天空缓慢飘动给人的主观感受,这种用法就是移情。同时缓缓飘动,转化成“写意”——富有*和创意地勾画,动词也自然带上了情感的色彩。


  (二)具象和抽象的相互转化与结合。具象——指可见、可感具体事物或行为,抽象——指只可感受、不具体的事物或行为。二者的转化,是指把具体的事物和行为转化为抽象的事物和行为;二者的结合是指一句话当中既有具象的事物和行为又有抽象的事物和行为,既不全部转化为具象,也不统一转化为抽象。例如散文化的语言:阴沉沉的天空飘着绵绵细雨,借助上一步的移情写法,转变为:沉重的天空飘着忧伤的细雨。在运用具象转抽象的方法,因为“雨”在这里代表的意象就是一种忧伤,而“细雨”对应的就是“淡淡的忧伤”,所以这句话就变成了,沉重的天空飘着淡淡的忧伤。这样以来,整个句子中,“天空”、“飘着”均为具象,“沉重”、“淡淡的忧伤”全是抽象,这句诗就在具象抽象的转化的同时,形成了具象抽象结合在一个句子之中的情况,使语言表达别具特色。


  (三)追求诗意表达中的动词运用技巧。在诗情画意的语言表达中,动词的运用和一般记叙文、散文中动词的运用存在技法上的显著差异,诗意的语言一般不使用直接记录行为的动词:


  1.形容词用如动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既写出了江南春色的苍翠,有写出了逐渐变绿的过程,更突出了春风在行为上的主观色彩。在白话文中也不乏这样了精彩表达:秋风,冷了热情,瘦了芭蕉,憔悴了心事。


  2.从喻体的角度,选择动词。春风是一把水亮的剪刀,一忽儿巧剪呢喃的细雨,一忽儿妙裁羞涩的花苞。其中的“剪”、“裁”完全来自喻体“剪刀”,而不是主语“春风”。有时,作者干脆省去比喻的过程,直接根据没有表达在字面上的喻体选折动词,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上面的句子就可以直接写成:春风,一忽儿巧剪呢喃的细雨,一忽儿妙裁羞涩的花苞。下面的描写也是这种技法的运用——阳光悄悄地涨起来,漫过了遥远的地平线,流过一望无际的原野,汹涌澎湃着一曲春的赞歌。作者没有在字面上把“阳光”比作“潮水”但后面的“涨起来”、“漫过”、“流过”、“汹涌澎湃”无一不是从喻体——潮水的角度来选折的。


  3.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使用动词。例如:柔软的月光,轻抚着思绪的发梢,妖娆的夜色,拂去凌乱的烦躁。善解人意的风,拥着我渐渐融化的灵魂,弥散在阑珊的光影里。将月光、夜色、风人性化,继而,从人的角度为它们的行为命名——轻抚、拂去、拥着。


  4.借用其他专业或行业术语为动作重新命名。抛开标注行为本身的动词,用特定行业的专业动词代替。如描绘春风吹拂碧柳,柳叶飞扬,显得非常妙曼。这句话要用的动词是“吹拂”、“飞扬”。如果借用绘画的术语动词——写意、借助文学术语动词——起伏词跌宕来代替,这句话就变成:春风,在柳树的枝头,在起伏跌宕的柳叶上,写意如水的妙曼。


  (四)形容词用如名词,并将抽象的够受转化为具象。就是把形容词直接当作名词用,同时用具体的具象作为修饰语,赋予抽象的形容词以具象的声、形、色、味和质感,让语言表达更富艺术感染力。例如:一叶孤舟,在视线的终点融化,泛滥在心底的,是一片起伏、苦涩的忧伤。本来要表达的是老朋友远去,我的内心十分忧伤。这里的“忧伤”是个抽象的形容词,在前面的表达中,却把它转化为名词。同时,因为送别的地点在海边,朋友的小船消失的地方在海上,作者就因形就势,将“海水的起伏”、“海水的苦涩”这两个有形的具象赋予抽象的“忧伤”,使语言表达出神入化。


  (五)运用动静结合,增强意境的活性。动静结合的具体用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动物加景物模式——即画面中的事物,有动态的,有静态的。例如:两个黄鹂鸣垂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垂柳和青天是两个景物,黄鹂和白鹭是两个动态的事物,二者结合,画面的顿时平添了一份生气。第二种是以动写静模式——就是描绘的事物本来是静态的,作者却把它转化为动态来描述。例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和高原本来是两个静物,在*的笔下却动了起来,一个能“舞”,一个能“驰”。这样表达,把本来呆板的情境瞬间转化为富有生气的画面。第三种是以静写动模式——就是把本来是动态的事物,写成静态的。例如:海在远方,凝固成一块蓝宝石。海原本是汹涌澎湃的,即便是落潮的时候,仍会涌动着细小的浪花和波纹,然而在艺术家的笔下,它完全转化为丝毫不动的“蓝宝石”,让人耳目一新。


  (六)运用色彩的映衬,凸显意境的氛围和人物的情绪。例如《忆江南》中有这样的描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花之红、春树春草之绿、碧水之蓝,展现了一个浓墨重彩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氛围,凸显了人物激越、昂扬、喜悦的情绪。意象之美、意境之美与人饱满情绪的表达,浑然一体,恍若天成。


  凸显语言表达的意境之美,彰显遣词造句的诗情画意,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所能实现的。除了受自身语言表达基础素质和能力的限制以外,还受到人的审美水平、感悟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关于语言表达,我先后推出五讲,次序安排,完全遵循认知规律——按照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作为初中生,应该先掌握一,然后再二、再三,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不夯实前面的奠基,后面的技法是很难掌握的。


本文来源:http://www.scabjd.com/xueli/34134/

推荐内容

为您推荐

202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集合6篇

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集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2-12 10:54:16   202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   202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术语  

高考巡视员讲话集合3篇

讲话,汉语词语,是指说话;发言;谈话,或者指演说和普及性的著作体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巡视员讲话集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11 17:16:47   高考巡视员讲话稿  

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分管副校长发言稿精选三篇

发言稿指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分管副校长发言稿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11 17:16:42   高考誓师大会校长精彩发言  

高考满分作文及段落批注旁批汇编3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及段落批注旁批汇编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11 17:16:31  

2021得与失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5篇)

中国红军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1得与失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11 17:16:21   高考作文2021满分作文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