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鉴湖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范文五篇

更新时间:2023-11-07 来源:翻译 点击:

【www.scabjd.com--翻译】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越州鉴湖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越州鉴湖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www.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十七)

[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帝高荔行 高:推崇

B.而赡博不及也 赡:丰富

C.故议者方晋二陆 方:正直

D.与秦王俊交辟之 辟:征召

【篇二】《越州鉴湖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曾巩

鉴湖,一曰南湖。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其周三百五十有八里,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溉山阴、会稽两县十四乡之田九千顷。繇汉以来几千载,其利未尝废也。宋兴,民始有盗湖为田者。当是时,三司转运司犹下书切责州县,使复田为湖。然自此吏益慢法,而奸民浸起,至于治平之间,盗湖为田者凡八千余户,为田七百余顷,而湖废几尽矣。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

自此以来,人争为计说,可谓博矣。朝廷未尝不听用而著于法,故罚有自钱三百至于千,又至于五万,刑有自杖百至于徒二年,其文可谓密矣。然而田者不止而日愈多,湖不加浚而日愈废,其故何哉?法令不行,而苟且之俗胜也。近世安于承平之故,在位者重举事而乐因循。而请湖为田者,其语言气力往往足以动人。至于修水土之利,则又费材动众,从古所难。则吾之吏,孰肯任难当之怨,来易至之责,以待未然之功乎?故说虽博而未尝行,法虽密而未尝举,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废,繇是而已。

今谓湖不必复者,曰湖田之入既饶矣,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夫湖未尽废,则湖下之田旱,此方今之害,而众人之所睹也。使湖尽废,则湖之为田者亦旱矣,此将来之害,而众人之所未睹也。故曰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而非实知利害者也。谓湖不必浚者,曰益堤壅水而已,此好辩之士为乐闻苟简者言之也。夫以地势较之,壅水使高,必败城郭,此议者之所已言也。以地势较之,浚湖使下,然后不失其旧;不失其旧,然后不失其宜,此议者之所未言也。故曰此好辩之士为乐闻苟简者言之,而又非实知利害者也。

巩初蒙恩通判此州问湖之废兴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实者及到官然后问图于两县问书于州与河渠司至于参核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故为论次庶夫计议者有考焉。(取材于曾巩同名散文)

9.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10.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繇汉以来几千载 繇:通“由”

B.然自此吏益慢法 慢:傲慢

C.孰肯任难当之怨 孰:谁

D.曰益堤壅水而已 益:增加

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以待未然之功乎 去以六月息者也

C.说虽博而未尝行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不失其旧 则或咎其欲出者

1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

凡是越州东南部的水流都注入湖中

B.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

每年雨水少时,农田还没有出现干旱现象,湖就先已干涸了

C.法令不行,而苟且之俗胜也

(制定的)法令不够完善,而且得过且过的.习气占了上风

D.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

这是一些说客在为那些占湖种田而利己的人辩解

13. 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熟语或成语。(3分)

在本文中,作者驳斥了“湖不必复”“湖不必浚”两种错误论调,认为“谓湖不必复”“谓湖不必浚”的人都具有 ① 的特点。作者看到危害,力主治湖,可见他具有 ② 的特点。

14. 文中说“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废,繇是而已”,请概括此句中“是”所指的具体内容。(5分)

阅读答案

9.(5分)巩初蒙恩通判此州/问湖之废兴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实者/及到官/然后问图于两县/问书于州与河渠司/至于参核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故为论次/庶夫计议者有考焉。

10.(3分)B 11.(3分) C 12.(3分)C

13.(3分)①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②目光如炬、高瞻远瞩(意思接近即可)

14.(5分)

官吏执法不力,得过且过;官吏因循守旧,好逸恶劳;请湖造田者能言善辩,辞令动人;兴修水利耗费资财,兴师动众,没有官员愿意承担。

【篇三】《越州鉴湖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②;实如丹,夏熟;朵③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④;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导读:这是一篇说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读此文,可以进一步理解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进一步理解杨贵妃何以爱吃荔枝,每日令人快马加鞭运来满足她的欲望了。

注释 :①华:花。 ②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 ③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嘟噜”。 ④缯(z ng):泛指丝织品。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荔枝生巴峡间( )

2.树形团团如帷盖( )

3.春荣;实如丹( )

4.壳如红缯( )

5.浆液甘酸如醴酪( )

6.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 )

二、翻译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三、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它写了荔枝的`___、___、___,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___情况。在当时,的确是一般远离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____大诗人,字____,号____,著有《白氏长庆集》。

【参考译文和答案】

85.荔枝图序

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团团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青色;花像橘,春天开花;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织品;膜如紫色的薄丝;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如醴酪。大致像那样,它的实际情况超过它。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变颜色,两天香变了,三天味变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离去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一、1.四川湖北一带 2.车上的帷幕和篷盖 3.丹砂一般地红 4.泛指丝织品 5.酒浆 6.那样 它的实际情况

二、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三、打比方 列数字 出处 外形 味道 变化

四、唐朝 乐天 香 山居士

【篇四】《越州鉴湖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曾巩

鉴湖,一曰南湖。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其周三百五十有八里,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溉山阴、会稽两县十四乡之田九千顷。繇汉以来几千载,其利未尝废也。宋兴,民始有盗湖为田者。当是时,三司转运司犹下书切责州县,使复田为湖。然自此吏益慢法,而奸民浸起,至于治平之间,盗湖为田者凡八千余户,为田七百余顷,而湖废几尽矣。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

自此以来,人争为计说,可谓博矣。朝廷未尝不听用而著于法,故罚有自钱三百至于千,又至于五万,刑有自杖百至于徒二年,其文可谓密矣。然而田者不止而日愈多,湖不加浚而日愈废,其故何哉?法令不行,而苟且之俗胜也。近世安于承平之故,在位者重举事而乐因循。而请湖为田者,其语言气力往往足以动人。至于修水土之利,则又费材动众,从古所难。则吾之吏,孰肯任难当之怨,来易至之责,以待未然之功乎?故说虽博而未尝行,法虽密而未尝举,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废,繇是而已。

今谓湖不必复者,曰湖田之入既饶矣,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夫湖未尽废,则湖下之田旱,此方今之害,而众人之所睹也。使湖尽废,则湖之为田者亦旱矣,此将来之害,而众人之所未睹也。故曰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而非实知利害者也。谓湖不必浚者,曰益堤壅水而已,此好辩之士为乐闻苟简者言之也。夫以地势较之,壅水使高,必败城郭,此议者之所已言也。以地势较之,浚湖使下,然后不失其旧;不失其旧,然后不失其宜,此议者之所未言也。故曰此好辩之士为乐闻苟简者言之,而又非实知利害者也。

巩初蒙恩通判此州问湖之废兴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实者及到官然后问图于两县问书于州与河渠司至于参核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故为论次庶夫计议者有考焉。

(取材于曾巩同名散文)

9.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10.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繇汉以来几千载 繇:通“由”

B.然自此吏益慢法 慢:傲慢

C.孰肯任难当之怨 孰:谁

D.曰益堤壅水而已 益:增加

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以待未然之功乎 去以六月息者也

C.说虽博而未尝行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不失其旧 则或咎其欲出者

1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

凡是越州东南部的.水流都注入湖中

B.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

每年雨水少时,农田还没有出现干旱现象,湖就先已干涸了

C.法令不行,而苟且之俗胜也

(制定的)法令不够完善,而且得过且过的习气占了上风

D.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

这是一些说客在为那些占湖种田而利己的人辩解

13. 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熟语或成语。(3分)

在本文中,作者驳斥了“湖不必复”“湖不必浚”两种错误论调,认为“谓湖不必复”“谓湖不必浚”的人都具有 ① 的特点。作者看到危害,力主治湖,可见他具有 ② 的特点。

14. 文中说“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废,繇是而已”,请概括此句中“是”所指的具体内容。(5分)

【篇五】《越州鉴湖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鉴湖,一曰南湖。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其周三百五十有八里,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溉山阴、会稽两县十四乡之田九千顷。繇汉以来几千载,其利未尝废也。宋兴,民始有盗湖为田者。当是时,三司转运司犹下书切责州县,使复田为湖。然自此吏益慢法,而奸民浸起,至于治平之间,盗湖为田者凡八千余户,为田七百余顷,而湖废几尽矣。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

自此以来,人争为计说,可谓博矣。朝廷未尝不听用而著于法,故罚有自钱三百至于千,又至于五万,刑有自杖百至于徒二年,其文可谓密矣。然而田者不止而日愈多,湖不加浚而日愈废,其故何哉?法令不行,而苟且之俗胜也。近世安于承平之故,在位者重举事而乐因循。而请湖为田者,其语言气力往往足以动人。至于修水土之利,则又费材动众,从古所难。则吾之吏,孰肯任难当之怨,来易至之责,以待未然之功乎?故说虽博而未尝行,法虽密而未尝举,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废,繇是而已。

今谓湖不必复者,曰湖田之入既饶矣,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夫湖未尽废,则湖下之田旱,此方今之害,而众人之所睹也。使湖尽废,则湖之为田者亦旱矣,此将来之害,而众人之所未睹也。故曰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而非实知利害者也。谓湖不必浚者,曰益堤壅水而已,此好辩之士为乐闻苟简者言之也。夫以地势较之,壅水使高,必败城郭,此议者之所已言也。以地势较之,浚湖使下,然后不失其旧;不失其旧,然后不失其宜,此议者之所未言也。故曰此好辩之士为乐闻苟简者言之,而又非实知利害者也。

巩初蒙恩通判此州问湖之废兴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实者及到官然后问图于两县问书于州与河渠司至于参核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故为论次庶夫计议者有考焉。

(取材于曾巩同名散文)

9.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10.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繇汉以来几千载 繇:通“由”

B.然自此吏益慢法 慢:傲慢

C.孰肯任难当之怨 孰:谁

D.曰益堤壅水而已 益:增加

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待未然之功乎 去以六月息者也

B.会稽太守马臻之所为也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说虽博而未尝行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不失其旧 则或咎其欲出者

1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水之出于东南者皆委之

凡是越州东南部的水流都注入湖中

B.每岁少雨,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矣

每年雨水少时,农田还没有出现干旱现象,湖就先已干涸了

C.法令不行,而苟且之俗胜也

(制定的)法令不够完善,而且得过且过的习气占了上风

D.此游谈之士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

这是一些说客在为那些占湖种田而利己的人辩解

13. 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熟语或成语。(3分)

在本文中,作者驳斥了“湖不必复”“湖不必浚”两种错误论调,认为“谓湖不必复”“谓湖不必浚”的人都具有 ① 的特点。作者看到危害,力主治湖,可见他具有 ② 的特点。

14. 文中说“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废,繇是而已”,请概括此句中“是”所指的具体内容。(5分)

参考答案

9.(5分)巩初蒙恩通判此州/问湖之废兴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实者/及到官/然后问图于两县/问书于州与河渠司/至于参核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故为论次/庶夫计议者有考焉。

10.(3分)B

11.(3分) C

12.(3分)C

13.(3分)①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②目光如炬、高瞻远瞩(意思接近即可)

14.(5分)

官吏执法不力,得过且过;官吏因循守旧,好逸恶劳;请湖造田者能言善辩,辞令动人;兴修水利耗费资财,兴师动众,没有官员愿意承担。

参考译文:

鉴湖,又称南湖。汉顺帝永和五年,是会稽太守马臻开凿的。距今已有九百七十五年了。鉴湖方圆三百五十八里,凡是越州东南部的水流都注入湖中。鉴湖能灌溉山阴、会稽两县十四乡的农田九千顷。从汉以来近一千年,鉴湖带来的好处没有间断过。宋朝建立后,开始有百姓私自围湖造田。在这时候,三司和转运司还发下文书严厉地责成州县,让他们将田地恢复为湖泊。然而从这以后官吏越来越怠慢法令,而违法的百姓也渐渐多了起来,到了治平年间,私自围湖造田的共有八千多户,造田七百余顷,而鉴湖淤废得也快完了。每年雨水少时,农田还没有出现干旱现象,湖就先已干涸了。

从那以后,人们争相献计献策,建议可以说是够广博了。朝廷也不是没有采纳而写进法令,所以罚金有从三百贯到一千贯,又到五万贯;判刑有从打一百杖直到服劳役二年,条文也可说是够严格了。然而占湖造田的并没有停止,而是愈来愈多,湖没有加以疏凿,而是愈来愈淤废,其原因是什么呢?有法令不执行,而得过且过的习气占了上风。现在天下安于累世承平的局面,在位的人对兴办事业很慎重,而喜欢遵循旧法。而请求以湖造田的人,他们的言语气势又往往足以打动人。至于说兴修水利,又是耗费资财、兴师动众的事,从古以来就是很困难的。那么我们的官吏,谁又愿意接受那难以承担的怨恨,招来很容易临头的责骂,而去指望那未必能实现的功劳呢?所以建议虽多而并没有实行,法令虽严而并没有执行,造田的人之所以一天天增多,鉴湖之所以一天天淤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啊。

现在那些认为鉴湖不必再恢复的人,理由是围湖所造之田的收入已经很多了,这是一些说客在为那些占湖种田而利己的人辩解。目前湖还没有完全荒废,湖下的"田已出现干旱,这是眼下的危害,也是大家所目睹的;假如让湖完全淤废,那么占湖开的田也就要发生干旱,这是将来的危害,是大家还没有看到的。所以说这是一些说客在为那些占湖种田而利己的人辩解,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懂得利害的人。那些认为湖不必疏凿的人,说是加堤蓄水就行,这是一些诡辩家在为喜欢听偷懒应付的人说话。以地势考察,蓄水使水位增高,必然要毁坏城市,这是建议的人已经说到了的。又以地势考察,疏凿湖底使它加深,然后才不失去它原有的规模;不失原有的规模,然后才不失去它相应的作用,这是建议的人所没有说到的。所以说,这是一些诡辩家在为喜欢听偷懒应付的人说话,他们也不是真正懂得利害的人。

我最初蒙恩做越州通判,向人们问起鉴湖的废兴情况,没有能说出利害实情的人。等到上任,然后向两县查问鉴湖的地图,向州与河渠司查问有关鉴湖的书,直到再实地考核而绘成图,悉心研究而编成一书,然后鉴湖利害的实际情况便明确了,所以作这篇序加以论述,希望让为鉴湖谋划的人有考核的依据。

本文来源:http://www.scabjd.com/yingyu/251513/

为您推荐

关于《春怨》的全诗翻译赏析【九篇】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怨》的全诗翻译赏析【九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11-29 23:49:39  

刘禹锡《金陵五题》翻译赏析汇编5篇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刘禹锡《金陵五题》翻译赏析汇编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11-29 23:49:32  

翻译实习总结(合集十篇)

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指导的桥梁;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了解下情,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翻译实习总结(合集十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3-11-29 23:49:26  

战国策燕策翻译及原文(合集四篇)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战国策燕策翻译及原文(合集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11-29 23:49:17  

又为活板翻译文言文范文(通用7篇)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又为活板翻译文言文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1-29 23:49:12